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33 lines (230 loc) · 12.1 KB

第一章.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33 lines (230 loc) · 12.1 KB

目录


前言

Python用来编写应用程序的高级编程语言

Python有完善的内置库和丰富的第三方库

许多大型网站就是用Python开发的,例如YouTube、Instagram,还有国内的豆瓣。很多大公司,包括Google、Yahoo等,甚至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都大量地使用Python

Python适合开发网络应用,包括网站、后台服务等等,其次是许多日常需要的小工具,包括系统管理员需要的脚本任务等等;

Python的缺点

  • 运行速度慢,因为Python是解释型语言,代码在执行时会一行一行地翻译成CPU能理解的机器码,这个翻译过程非常耗时
  • 代码不能加密,要发布你的Python程序,实际上就是发布源代码

第一个程序

print(100+200) 得到结果 300
print('hello world.')  打印 hello world.
print("hello world.")  打印 hello world.
输入参数
age = input()
name = input('请输入姓名:')
print('hello',name)  # 逗号当做空格输出

缩进

  • 程序以缩进来表示代码块
  • 缩进一般规定用4个空格
  • Python对大小写敏感

整数

正整数和负整数:1 0 300 982 -2 -451

由于使用二进制,所以,有时候用十六进制表示整数比较方便
十六进制用0x前缀和0-9,a-f表示,例如:0xff00,0xa5b4c3d2,等等

浮点数

浮点数也就是小数

之所以将小数称为浮点数,是因为按照科学记数法表示时,一个浮点数的小数点位置是可变的,比如,1.23x10912.3x108 是完全相等的。

字符串

字符串是以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的任意文本

如果字符串内部既包含 ' 又包含 " 怎么办?可以用转义字符 \ 来标识,比如:

'I\'m \"OK\"!'

# 显示: I'm "OK"!

简化,Python允许用 r'' 表示''内部的字符串默认不转义

print('\\\t\\')
# \       \
print(r'\\\t\\')
# \\\t\\

如果字符串内部有很多换行,用 \n 写在一行里不好阅读,为了简化,Python允许用'''...'''的格式表示多行内容:

>>> print('''line1
... line2
... line3''')
line1
line2
line3

布尔值

布尔值只有True、False两种值(注意大小写)
布尔值可以用and、or和not运算

空值

空值是Python里一个特殊的值,用None表示,不能使用 0 来表示空值

变量

变量在程序中就是用一个变量名表示了,变量名必须是大小写英文、数字和_的组合,且不能用数字开头
在Python中,等号=是赋值语句,同一变量可以反复赋值,而且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变量

a = 123 # a是整数
print(a)
a = 'ABC' # a变为字符串
print(a)

这种变量本身类型不固定的语言称之为动态语言,与之对应的是静态语言,静态语言在定义变量时必须指定变量类型,如果赋值的时候类型不匹配,就会报错。

变量在内存中的作用

如: a = 'ABC'
Python解释器干了两件事情:

  1. 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ABC'的字符串;
  2. 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名为a的变量,并把它指向'ABC'。

也可以把一个变量a赋值给另一个变量b,这个操作实际上是把变量b指向变量a所指向的数据

常量

常量就是不能变的变量,比如常用的数学常数π就是一个常量。在Python中,通常用全部大写的变量名表示常量
PI = 3.14159265359

但事实上PI仍然是一个变量,Python根本没有任何机制保证PI不会被改变,用大写表示常量只是一个习惯上的用法

整数的除法为什么也是精确的

在Python中,有两种除法

  • 第一种
>>> 10 / 3
3.3333333333333335

>>> 9 / 3
3.0
  • 第二种
>>> 10 // 3
3
  • 取余
>>> 10 % 3
1

字符编码

字符串也是一种数据类型,但是,字符串比较特殊的是还有一个编码问题。

因为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如果要处理文本,就必须先把文本转换为数字才能处理。最早的计算机在设计时采用8个比特(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
1bit = 8byte
所以,一个字节能表示的最大的整数就是255(二进制11111111=十进制255),如果要表示更大的整数,就必须用更多的字节。比如两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65535,4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4294967295。

由于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最早只有127个字母被编码到计算机里,也就是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符号,这个编码表被称为ASCII编码,比如大写字母A的编码是65,小写字母z的编码是122。

但是要处理中文显然一个字节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个字节,而且还不能和ASCII编码冲突,所以,中国制定了GB2312编码,用来把中文编进去。

你可以想得到的是,全世界有上百种语言,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_JIS里,韩国把韩文编到Euc-kr里,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显示出来会有乱码。

因此,Unicode应运而生。Unicode把所有语言都统一到一套编码里,这样就不会再有乱码问题了。

Unicode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但最常用的是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如果要用到非常偏僻的字符,就需要4个字节)。现代操作系统和大多数编程语言都直接支持Unicode。

现在,捋一捋ASCII编码和Unicode编码的区别:ASCII编码是1个字节,而Unicode编码通常是2个字节。

字母 A 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 65 ,二进制的 01000001

字符 0 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 48 ,二进制的 00110000 ,注意字符 '0' 和整数 0 是不同的;

汉字 已经超出了ASCII编码的范围,用Unicode编码是十进制的 20013 ,二进制的 01001110 00101101

你可以猜测,如果把ASCII编码的 A 用Unicode编码,只需要在前面补 0 就可以,因此,A 的Unicode编码是 00000000 01000001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统一成Unicode编码,乱码问题从此消失了。但是,如果你写的文本基本上全部是英文的话,用Unicode编码比ASCII编码需要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

所以,本着节约的精神,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化为“可变长编码”的UTF-8编码。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成1个字节,汉字通常是3个字节,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6个字节。如果你要传输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符,用UTF-8编码就能节省空间:

字符 ASCII Unicode UTF-8
A 01000001 00000000 01000001 01000001
x 01001110 00101101 11100100 10111000 10101101

从上面的表格还可以发现,UTF-8编码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ASCII编码实际上可以被看成是UTF-8编码的一部分,所以,大量只支持ASCII编码的历史遗留软件可以在UTF-8编码下继续工作。

搞清楚了ASCII、Unicode和UTF-8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现在计算机系统通用的字符编码工作方式: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浏览网页的时候,服务器会把动态生成的Unicode内容转换为UTF-8再传输到浏览器:

所以你看到很多网页的源码上会有类似的信息,表示该网页正是用的UTF-8编码。

在最新的Python 3版本中,字符串是以Unicode编码的,也就是说,Python的字符串支持多语言

单个字符的编码,Python提供了 ord() 函数获取字符的整数表示,chr() 函数把编码转换为对应的字符:

>>> ord('A')
65
>>> ord('中')
20013
>>> chr(66)
'B'
>>> chr(25991)
'文'

如果知道字符的整数编码,还可以用十六进制写str:

>>> '\u4e2d\u6587'
'中文'

由于Python的字符串类型是 str,在内存中以Unicode表示,一个字符对应若干个字节。
如果要在网络上传输,或者保存到磁盘上,就需要把 str 变为以字节为单位的 bytes

x = b'ABC'

区分 'ABC'b'ABC',前者是str,后者虽然内容显示得和前者一样,但 bytes 的每个字符都只占用一个字节。

以Unicode表示的str通过encode()方法可以编码为指定的bytes,例如:

>>> 'ABC'.encode('ascii')
b'ABC'
>>> '中文'.encode('utf-8')
b'\xe4\xb8\xad\xe6\x96\x87'
>>> '中文'.encode('ascii')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UnicodeEncodeError: 'ascii'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1: ordinal not in range(128)

纯英文的 str 可以用 ASCII 编码为 bytes,内容是一样的,含有中文的 str 可以用 UTF-8 编码为 bytes 。含有中文的 str 无法用 ASCII 编码,因为中文编码的范围超过了 ASCII 编码的范围,Python会报错。

bytes 中,无法显示为 ASCII 字符的字节,用 \x## 显示。

从网络接受来的 bytes 需要解码,使用 decode() 函数

>>> b'ABC'.decode('ascii')
'ABC'
>>> b'\xe4\xb8\xad\xe6\x96\x87'.decode('utf-8')
'中文'

要计算 str 包含多少个字符,可以用 len() 函数:

>>> len('ABC')
3
>>> len('中文')
2

如果换成计算bytes,len()函数就计算字节数:

>>> len(b'ABC')
3
>>> len(b'\xe4\xb8\xad\xe6\x96\x87')
6
>>> len('中文'.encode('utf-8'))
6

可见,1个中文字符经过UTF-8编码后通常会占用3个字节,而1个英文字符只占用1个字节

由于Python源代码也是一个文本文件,所以,当源代码中包含中文的时候,在保存源代码时,就需要务必指定保存为UTF-8编码。当Python解释器读取源代码时,为了让它按UTF-8编码读取,我们通常在文件开头写上这两行: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第一行注释是为了告诉Linux/OS X系统,这是一个Python可执行程序,Windows系统会忽略这个注释;

第二行注释是为了告诉Python解释器,按照UTF-8编码读取源代码,否则,你在源代码中写的中文输出可能会有乱码。

申明了UTF-8编码并不意味着你的.py文件就是UTF-8编码的,必须并且要确保文本编辑器正在使用UTF-8 without BOM编码

格式化

如何输出格式化的字符串?

我们经常会输出类似
'亲爱的xxx你好!你xx月的话费是xx,余额是xx'
之类的字符串,而xxx的内容都是根据变量变化的,所以,需要一种简便的格式化字符串的方式。

在Python中,采用的格式化方式和C语言是一致的,用 % 实现,举例如下:

>>> 'Hello, %s' % 'world'
'Hello, world'
>>> 'Hi, %s, you have $%d.' % ('Michael', 1000000)
'Hi, Michael, you have $1000000.'

% 运算符就是用来格式化字符串的。在字符串内部,%s 表示用字符串替换,%d 表示用整数替换,有几个 %? 占位符,后面就跟几个变量或者值,顺序要对应好。如果只有一个 %?,括号可以省略。

常见的占位符有:

符号 说明
%d 整数
%f 浮点数
%s 字符串
%x 十六进制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