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 怎么样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 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
- 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
- 唯物的观点
- 辩证的观点
- 实践的观点
- 实事求是的观点
- 生产力是革命的因素的观点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历史的性质
-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的观点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 阶级的观点
- 资本主义一定要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观点
-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的观点
-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当做一个整体来把握
-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 特别是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
- 能力层次 10
- 识记 2
- 领会 4
- 简单应用 2
- 综合应用 2
- 难易结构 10
- 易 2
- 较易 3
- 较难 3
- 难 2
- 题型 10
- 单项选择 5
- 简答 3
- 论述 3选2
- 本章重点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难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背景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简答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产物的表现。
-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质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 客观条件: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导致其内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的客观条件。
-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质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质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 简答、论述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 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其积极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
-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物质基础,阐明了生命有机界的内在统一性,沉重打击了生命起源问题上的“上帝创造论“的神学观点和物种不变的形而上学观念。
-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揭示出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各种能都是物质运动的各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互相转化,而转化过程中总的能量是守恒的,证明了运动的客观性及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内在统一性。
- 生物进化论把变化发展的观念引入生物界。
-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 单选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 论述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表现。
- 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事件的扩展、科学的不断进步而丰富和发展其自身。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存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之中。
-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后,马克思、恩格斯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以及同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刚刚问世,就接受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洗礼,到1871年又接受了巴黎工人起义和巴黎公社实践的检验,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功能,对工人阶级斗争形势和斗争策略的认识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论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而且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做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为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 单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简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是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理论。
- 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在资本最主要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是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及其内涵。
-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也适用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反思、自我审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它不带任何偏见,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其次在于它的深刻性,最后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且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靠科学性来保证。二者内在的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并且通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单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 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单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单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 论述:当今时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 当今马克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的70年中,世界历史发生了许多引人瞩目的重大变化。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许多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当今,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 当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如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当代在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新技术革命,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等,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多方面的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经验,研究和回答这些课题,这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命运,判断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否能够通过自身最终得到解决,解决诸如生态失衡、恐怖主义猖狂等关系全人类利益的问题,应对新技术革命对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严重挑战,抓住发展机遇,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回答这些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今后也必将在实践中继续获得新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既要一脉相承又要与时俱进,这既关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取得更大的成功,更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 概述:动力、状态、趋势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是螺旋上升、曲折前进的。
- 本章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重点难点较多。
- 重点有: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三大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难点有:列宁的物质定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立统一规律、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 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 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
单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
简答: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不能认识存在、世界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
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
简答: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含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
-
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前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意识;后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
-
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
-
单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简答: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
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
-
单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
简答: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
实践是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点。
实践包括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三种基本形式。
-
-
单选:人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
- 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 世界的运动发展
-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 对立统一规律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 质量互变规律
- 否定之否定规律
- 原因和结果
- 必然性和偶然性
- 可能性和现实性
- 内容和形式
- 本质和现象
-
单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
简答:联系的普遍性和复杂多样性。
-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也不能独立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有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
简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又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添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此它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
简答: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他们之间的对立主要变成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 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
单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单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矛盾分析法。
-
简答: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内涵。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
-
简答: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
单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
论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 原理:
- 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它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并且要注意二者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 现实意义: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党根据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制定和坚持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了我们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我们就找到了正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的钥匙,就牵住了解决其它矛盾的“牛鼻子”。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主要矛盾不放,在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的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 原理:
-
简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依据。
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
简答: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
简答: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 辩证的否定观: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中,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而联系起来。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 否定之否定:
- 事物的而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若果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的错误。
- 辩证的否定观:
-
论述:掌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 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就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这样才能在实践中避免盲目性,挺高行动的自觉性,取得预期成果。其次,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形式和补充,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最后,我们在实际中要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性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做到有备无患。
-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更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从坏处想 ,向好处努力。
- 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杀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 掌握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其次,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 规律和自然规律
- 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 意识的起源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能动作用
-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单选: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客观性和普遍性。
- 简答: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 在社会领域,虽然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 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人们不能自由的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下进行的。
- 单选:从意识的起源上说,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 简答:意识的本质。
-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论述: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实现人们预期的目的。
-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但规律不会自动反映到人脑中来,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才能认识规律。
-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矩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
论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历史观等各个组成部分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求真务实,就是正确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注重实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追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使我们党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
简答: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进行研究。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 本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概括为八个字:本质、过程、结果、运用。
- 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与价值、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难点是认识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 本章重点是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与价值、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难点是认识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 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认识论和本体论
- 认识和认识论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认识主体
- 认识客体
-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单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 简答: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变现。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简答: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含义、性质及相互关系。
- 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具有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
-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认识客体由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构成。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对象性。
-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首先存在着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其次存在着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最后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
- 论述: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的本质的理论意义。
-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对认识的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这一概括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前者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根本原则触发,认为认识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后者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根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后者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
- 这一概括揭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
- 这一概括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对立。前者把实践观引进认识论,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把认识看做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后者离开主体的社会性、实践性和能动性去考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把认识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
- 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 认识的反复性
- 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单选: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 简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及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简洁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 简答: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的原因。
- 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它是认识任务的真正完成,但认识运动并未完结,还要把前一阶段获得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也就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 在第一次飞跃过程中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正确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在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中是得不到解答的。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 简答:决定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
-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
- 从客体方面来看,其一,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本质有个逐渐显露的过程;其三,人的认识收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 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 简答: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的内涵。
-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 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的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 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无止境的时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人的认识运动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 真理和谬误
- 真理的属性
- 真理的客观性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 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 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
- 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
单选: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在于真理是正确反映客体的认识,谬误是歪曲反映客体的认识。
-
简答: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运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表现在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在一定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区分具有绝对意义:是真理就不能是谬误,是谬误就不能是真理,真理与谬误不能混淆。否定了真理必然导致谬误,否定了谬误才可能达到真理。
- 真理和谬误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论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
-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为“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含义:
- 真理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真理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
- 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 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无所谓真理的相对性,反之亦然。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为“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含义:
-
单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
单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
单选、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使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价值理念。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每个公民都必须恪守的根本道德准则。
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根本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价值观愿望和追求。这一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制主张,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
简答: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人们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就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 人的认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实践基础上,先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就是改造世界的过程。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促进的,对世界的认识越是深刻、正确,改造世界就越能取得成功;而改造世界的成果越大,就越能加深和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
单选、简答: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如下:
-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保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
-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可概括为六个字:结构、动力、主体。
- 即要掌握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基本矛盾;
- 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要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 重点有: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的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难点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的本质、个人在历史上作用。
- 社会存在
- 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社会意识
- 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
- 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 经济基础
- 上层建筑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社会形态的划分
- 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 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单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
简答:社会存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地理环境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一方面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 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一方面,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物质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另一方面,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其决定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 生产方式后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
单选: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其复杂结构从不同角度可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
简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是总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
单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简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内容。
-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和准备性因素。
-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
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第三,产品的分配方式。
-
-
简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三层含义。
- 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当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和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时,科学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 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是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科学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
简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适合生产理论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促进与阻碍的程度根据适合与否的程度而定。
-
单选: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
单选:上层建筑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或称实体性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或称思想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政治。
-
简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体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
党的十九大以来进行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特点。
-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调统筹推进党政军群机构改革。
- 既要解决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和短板,又要关注基础性和长远性的体制和框架建设。
- 既要深化党政机构改革,又要同步推进群体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机构改革。
- 既要推动中央层面的改革,又要促进地方和基层的改革。
- 改革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触及的利益关系之复杂,都是历史上少有的,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改革。
-
单选: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
-
简答: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 两种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来的,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者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 人的依赖性社会或自然经济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 物的依赖性的社会或商品经济社会,指的就是资本主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或产品经社会,则指的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 两种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来的,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者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
单选:“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
简答: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一致性及其现实意义。
- 在历史决定论看来,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是非直接的,只是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例如价值决定价格的规律,是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总的平均数中,价格近似的符合价值,这就为人们制定价格政策留下了选择的余地和可能。
- 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人的自觉活动和主体选择。
- 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人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例如,我国建国初期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由于这种体质的弊端日益显露,我们又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 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 文化的社会功能
-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单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单选: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
- 简答: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最明显的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 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人民群众在社会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 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习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
- 简答: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人性和人的本质
- 劳动是人的本质
-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 人与社会的关系
- 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
简答: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
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即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
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
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
-
单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简答: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单选: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简答: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时:“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 “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方法。这一领导方法要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 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真正让人民群众来评判我们的工作。
-
论述: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需要掌握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 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 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军事家,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 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 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缺点或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做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 本章重点难点都比较多。
- 重点有:商品货币、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价值规律、劳动力商品、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的实质后果、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 难点有:货币的本质、劳动力商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积累的后果、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本质。
- 重点有:资本周转及对剩余价值的影响;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
- 难点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平均利润的形成;剩余价值的具体转化形式(特别是地租)。
- 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 商品的价值量
-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表现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 价值规律的内容
-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单选: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 简答: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 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的。
- 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别,因而可以相互比较。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 作为商品,必然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 论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 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商品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来看是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是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也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所以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统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 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商品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单选、简答:商品的价值决定原理。
-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是:少量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可以等于多量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复杂劳动还原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自发实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 单选、简答: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 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物种之恩能够。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 单选: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简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的表现形式。
-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 价值规律作用的作用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常存在着供求的不平衡。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 简答: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 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配置。
- 价值规律自发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 简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形成的条件。
- 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 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 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 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 资本积累的后果
- 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
单选: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
单选、简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及其特点。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在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其包括以下三部分价值:
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做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合适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
-
-
单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
简答:资本的本质以及划分不变资本可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
简答:剩余价值率的内涵。
-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为准确的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用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 用 m‘ 表示剩余价值率,则
m‘=m/v
。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 - 用 M 代表剩余价值量,则
M=m/v*v=m'*v
。可见,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二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佣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
单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
简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内涵。
-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 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
简答:资本积累的实质、后果、作用和历史趋势。
-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 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过剩人口的形成:三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 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可以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 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 资本的循环
- 资本的周转
- 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
-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 借贷资本和利息、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 农业资本和农业利润及地租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
- 简答:产业资本的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过程。
- 产业资本在其实现循环运动过程中,一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 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含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
- 资本市场自行增殖的价值,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通过对资本循环运动的考察,揭示出资本是一种运动。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 单选: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构成,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生产资本。
- 简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一年之内,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也越高;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低。
-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
- 单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 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
- 社会资本在生产的顺利实现,要求在社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 这种比例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
- 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既要能够补偿两大部类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又要能够补偿两大部类再进一步扩大再生产规模中对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这就表明,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必同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 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既要能够补偿两大部类的劳动者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又要补偿两大部类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中劳动者和资本家对追加的消费资料的需求。这就表明,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同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 社会资本在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两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其它一系列内在矛盾,经常导致这种比例关系和社会总产品的现实条件遭到破坏,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经常发生困难,甚至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致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不可能持续顺利地进行。
- 简答: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 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资本和剩余价值都以各种具体形式存在着。资本的具体形式有**产业资本(包括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其中包括银行资本)**等。
- 与资本的具体形式相适应,剩余价值也采取了各种具体形式,包括产业利润(工业利润和农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息、银行利润、农业地租等形式。
- 单选: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 论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 资本主义社会各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存在着差别。因此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中,利润率就会有差别。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曾经存在过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利润的情况。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各个资本家无论把资本投入任何生产部门,等量资本的投入大体上都能得到等量利润,出现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趋势,也就是形成了平均利润。
-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这是因为,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向利润高的部门转移,必然导致各部门利润率的变化。当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发生了因资本转移而形成的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变化的情况下,资本家为了追逐较高利润率,其资本又会向新的更有利可图的方向转移。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转移,一直要持续到通过不同生产部门价格变动的自发调整,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体趋于平衡,即形成平均利润时,资本的转移才会趋于停止。所以,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 单选: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 简答:借贷资本的形成与本质。
-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从职能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取利息而借贷出去时,就转化为借贷资本。
- 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只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产生,意味着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借贷资本家拥有自己的货币资本的所有权,他将其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时,职能资本家就获得这部分货币资本的使用权。但是,职能资本家不能无偿使用这部分货币资本,必须向借贷资本家支付利息。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化形式。
- 单选:资本主义的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 单选: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 单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 单选:资本主义在生产的周期顺序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 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 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 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
- 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 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 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 简答: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党政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 简答: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形成、主要标志和内容。
- 资产阶级民主制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是在17世纪和18世纪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逐步建立的。此后,资产阶级民主制成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手段,并通过宪法和法律形式,把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加以确定。
-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三权分立制、普选制、两党制(或多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利为主要内容。
- 单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
- 本章重点是掌握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难点是理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 垄断的形成
- 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 垄断和竞争
- 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 简答: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 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
-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 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 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
- 单选: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是混合联合公司。
- 单选、简答: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定义。
- 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 单选: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 论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垄断产生后竞争依然存在。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从竞争的范围来说,大体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等等。
-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有:
- 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 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 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同于垄断组织的实例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
- 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 单选: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来源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 简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 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 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 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 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 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 简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这些国有经济都是为垄断资本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其任然是为了解决单纯的私人资本所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 简答: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此外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的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
-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实现的。
- 单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 单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的财力基础是存在过剩资本。新殖民主义相比老殖民主义在对外经济侵略上最主要的不同做法是搞“经济援助”。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原因
-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
单选: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形式变化的大体顺序是由商业资本输出为主,到借贷资本输出为主,再到产业资本输出为主。
-
单选: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全球化,其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个方面。
-
简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 经济发展“失调”。具体表现为:复苏缓慢,增长乏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福利风险增加和债务负担承重等。
- 政治体制“失灵”。具体表现为:在选举方面,西式民主往往难于选贤。在两党制或多党制条件下,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形成政党恶斗。在国家治理方面往往陷入“民主陷阱”,使政府决策短期化。在这种时代和历史条件下,西方传统政治精英走向衰落,极端主义、民粹主义思潮泛滥。
-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具体表现为:社会极端思潮抬头,一些欧洲国家出现右翼势力抬头的迹象;社会流动性退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产阶级萎缩,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健康流动“凝固化”;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频发。
-
论述: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发生新变化的原因。
-
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这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尤其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每当科学技术有重大突破,都会促使生产力加速发展。
-
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对生产关系调整和经济运行调控上,主要有三个方面:
- 一是进行了社会改良;
- 二是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
- 三是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
这样,在不改变社会财富分配比例甚至提高资本家所占比例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劳动者收入的绝对量,缓和社会矛盾。这些变化与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不断发展深入是分不开的。
-
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的现实,必然要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国家法制在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范围内健全、充实与完善,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服务。
-
-
单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即非爆发式质变。但是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它的经济基础任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 论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资本主义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后期,此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暴露出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但终究不能解决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许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的现象,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并促进了垄断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它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转向社会主义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
- 单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 简答: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这样,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也就日益成熟了。
-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 本章重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
- 难点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苏东剧变。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 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 单选: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从那时算起,社会主义已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
- 单选:19世纪初期的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 单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公开面世。
- 简答: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的原因。
-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同以往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的革命根本不同的。
- 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 单选:对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9世纪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的现实条件和实际情况,提出同时胜利论。19世纪末20是基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列宁立足于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 论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是:首先,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其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后,列宁还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 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 一些新构想,主要包括:用合作化方式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发展工业,事项国家的工业化、电气化;学习资本主义一切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东西,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进行文化革命,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
- 列宁晚年还对十月革命道路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创造出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工作重心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合作社是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必须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等。
- 简答: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 主要的历史贡献: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社会主义国家的而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 社会主义的实践,有辉煌的成绩,也发生过曲折,也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最深刻最根本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 单选:2017年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被写入了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中。2018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了宪法,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
- “八个明确”(指导思想方面)
-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而发展思想,不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 “十四个基本方略”(实践层面、行动纲领层面)。具体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 “八个明确”(指导思想方面)
- 单选: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遵循。
- 简答: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主要内容。
-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 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 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 社会主义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 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 简答: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 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这些原则的错误倾向。
- 要善于把科学社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 要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 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 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 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 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 简答: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 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不是偶然的,是历史必然性。
- 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 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是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尤其深刻的内外原因,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规律。
- 简答: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表现。
- 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 在这些国家里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 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字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 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 简答:改革开放40年实现给社会主义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实践经验启示。
- 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 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 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 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 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 单选、论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的内涵。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自己的一己之力、一党之私,而必然也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 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它是团结统一的党,还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
- 单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
- 简答: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的表现。
-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在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完善党的领导。
-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因此,要在实践中探索党在新形势下实现其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新形势、新方法。
-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 本章重点是: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联系;把实现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 难点是:把实现共产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 单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社会。
- 简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科学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 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 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 单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
- 简答: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含义和实现条件。
-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的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
- 实现条件: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摆脱了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的束缚,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 人类社会历史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 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
- 共产主义事业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 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
- 实现共产主义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 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
- 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 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 简答: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的原因。
- 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道路,必然要在实践中经历长期的探索过程。
- 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
- 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要更长的实践过程。
- 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 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单选: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
- 简答: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与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 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在为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共产主义发展方向,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目标。
-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